财政赋能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3-10-26 18:04 来源:宁德市财政局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打印

  文旅经济是我省“四大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新的产业生态和人文体验,是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新亮点。近年来,宁德市财政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工作部署,秉承“依法理财,为民服务”原则,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科学统筹,优化供给,合理安排,为做大做强做优地方文旅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一、加大财政投入,助力文旅产业提质增效

  2020-2022年,全市“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共计19.5亿元,其中市本级三年合计3.76亿元,呈逐年上升态势。2023年1-6月,全市“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6亿元;接待旅游人数2669.49万人次、增长31.8%,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112.5%;旅游收入266.39亿元、增长49.5%,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108.5%;全市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27.79亿元,增长21.5%,增幅位居全省第一。

  二、统筹专项资金,促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2012年以来,宁德市先后设立市级文化产业发展、旅游发展、畲族文化保护、红色文化遗存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专项资金,支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2020-2023年,市财政共安排文旅专项资金1.02亿元,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文旅产业融合、畲族文化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等项目,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推动文旅工作再上台阶。

  一是做热乡村旅游市场。2020-2023年,市财政每年从市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乡村振兴文旅融合产业发展补助200万元,支持全市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项目建设。2022年,我市按照“绿色发展、资源优先、辐射联动、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启动市级金牌旅游村创建项目,市财政另安排“宁德市金牌旅游村建设前期经费”80万元,并整合人居环境、农村基础设施、水利设施、林业渔业、乡村振兴、文化旅游、传统村落、民族宗教、老区苏区等涉农项目资金向“金牌旅游村”倾斜,引导具备旅游发展条件的乡村结合自身特点,发挥资源优势,创建百个“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金牌旅游村,串点成线、成片,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乡村振兴宁德样板,赋能乡村旅游发展。至2023年初,首批宁德市金牌旅游村共34个正式公布,其中6个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9个列入省级金牌旅游村,3条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人民网等媒体长篇报道《宁德:建设百个金牌旅游村 走好闽东特色振兴路》。

  二是突出畲乡民族风情。2021-2023年,市财政安排市畲族歌舞团项目补助3000余万元,支持院团发展和畲族文化传承,舞剧《山哈魂》、音乐剧《畲嫂》获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剧目银奖,歌剧《鸾峰桥》获福建省第十届百花文艺奖一等奖并进京展演;常态化组织开展“宁德非遗购物节”,邀请畲族民歌代表性传承人作客直播间,征集畲族乌饭、畲族菅粽、畲族银器等特色商品进入线上商城,推动畲歌、畲舞、畲服、畲家小吃等独具闽东特色的畲族文化融入市民生活,国家级非遗项目“畲族双音”登上2022春晚舞台;发展“畲族+乡村旅游”,创建4个畲乡3A级景区、3个畲乡四星级休闲旅游村、5个畲乡旅游小镇,20个少数民族村被评为省级旅游村。

  三是加强品牌建设宣传。2021年推出百集《主播带你游》系列短视频,全网总播放量达1亿次,其中《主播带你游·碧海奇礁台山岛》入选全国乡村振兴优秀融媒体作品;举办“山海宁德·四季相约·有福之州”文旅宣传推介、宁德大学生美食文化节暨“FUN开吃 嗨爽夏”等旅游宣传推广活动,推出一批旅游精品线路,通过各级各类媒体平台进行网上直播,有力提升宁德旅游热度;举办“山海有歌声·海岛音乐会”鸳鸯草场星空音乐节、福建太姥山洞道穿越挑战赛等文旅活动,对宁德市全域旅游智慧导览地图进行升级,从玩转宁德、线路推荐、吃在宁德、住在宁德等九个角度全方位补充近 1500个旅游资源,优化智慧语音、地图导航等旅游服务功能,有效提升宁德旅游便捷度、知晓度;借助微信号、抖音号、小红书等新媒体矩阵,擦亮“山海宁德”名片,做好宁德旅游宣传,“文旅宁德”影响力传播力持续提升,2023年福建省首届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在宁顺利举办。

  三、支持产业融合,培育特色旅游新业态

  突出“旅游+”“+旅游”,培育滨海旅游、研学旅游、红色旅游、工业旅游、养生旅游等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满足游客个性化、多样化、体验化的消费需求。

  一是发展工业特色旅游。2020-2022年,市财政兑现“四大产业”优惠政策支出7.45亿元,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并配合工信部门、文旅部门,鼓励引导上汽集团、宁德时代、青拓集团、福鼎核电等工业龙头以企业文化为主线,策划以工作场景、产品展示、工艺科普等为主要内容的工业旅游线路,探索“公助民建”方式,建设锂离子电池、汽车、核电等博物馆设施,打造一批集观光、休闲、研学为一体的体验空间。全市现有国家工业遗产项目1个、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培育企业4家、省级观光工厂3家、市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9家。今年11月,我市还将举办2023世界储能大会,该大会以“全球视野,全新储能”为主题,聚集产业链和供应链协同创新,将成为我市对外展示重要窗口,展现宁德厚重的历史底蕴和多元的文化魅力,市财政将安排专项经费746万元,支持大会筹办、宣传等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开发滨海旅游资源。科学指引全市滨海旅游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开发,谋划实施一批宁德市渔旅示范项目。重点推进霞浦东冲半岛外海道路工程、福鼎市牛郎岗旅游景区提升等重点滨海项目,“东海1号”风景道成为省内知名网红打卡地;探索“渔业+旅游”“民宿+摄影”等融合发展模式,建成霞浦七星渔排、福安宁海村“海上田园”综合体、福鼎“海之梦”渔旅综合体等一批渔旅融合精品项目,打造中国大黄鱼文化节、霞浦国际滩涂摄影文化旅游周、福鼎海上田园垂钓赛等全国性品牌赛事活动,形成以霞浦三沙等为代表的沿海民宿群,产业带动效应明显;多元开发游轮旅游产品,霞浦三沙“海上光影游”于2023年7月对外运营,首艘电动游船“东湖之星”计划今年12月建成投用。

  三是结合红色教育资源。以主题党日活动和学生暑期研学游为契机,提升寿宁下党“学习小镇”、福鼎赤溪中国扶贫第一村、周宁“森林党校”、福安下岐连家船民上岸主题展、屏南仙山牧场学习馆、古田年轻干部“四下基层”等红色基地,推出一批个性化定制研学产品,发布8条精品红色研学线路,2023年上半年累计接待研学游客150万人次。

  四、落实纾困政策,为文旅企业排忧解难

  2022年4月,我市出台《宁德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助企纾困若干措施》,对2022年新认定为市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的企业给予奖励;对2021年门票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3A级及以上景区实行分档奖补;对2021年营业收入排名前10的骨干旅行社予以纾困补助;对组织市外游客到我市游览A级收费景区,且年组织接待过夜团队游客总量超过3000人次的旅行社,自第3001人次开始,按照每人每晚15元的标准给予奖励,每家旅行社每年奖励总额不超过10万元。同时鼓励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公务、工会、会展等活动以及教育系统的研学活动委托旅行社承办。旅行社可按规定开具普通发票并提供与合同内容一致的费用清单作为费用报销依据。

  五、落实促消费政策,促进文旅市场回暖复苏

  2022年,我市以“福见商旅·畅享宁德”为主题,面向文创商品、书店、电影院、旅行社等领域,分批次发放省、市文旅消费券470万元,激发消费者参与热情,加快释放文旅消费潜力。同年7月,针对疫后文旅经济的新形势、新特点,我市出台《宁德市进一步做热文旅市场的实施方案》,市县联合安排专项资金1400万元,针对自驾游、带薪休假、研学旅行、疗休养等8类群体,推出“过路费抵住宿费”“住一晚送一晚”“专列票半价补贴”等10条优惠措施,打造百万茶客寻茶之旅、赶海踏浪之旅、洞天福地之旅等7类特色旅游产品。2023年,我市将吸引市外游客入宁、旅游专列补贴、发放文旅消费券、“一卡通游宁德”等文旅促消费8条措施纳入《巩固拓展经济向好势头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市财政预计兑现奖补资金420万元,进一步激发文旅消费潜力。

  六、吸引社会资本,做大做强旅游市场主体

  一是着力培育龙头企业。为解决区域旅游“各自为战”的问题,推动全域资源高效整合和开发,2022年,我市组建宁德市旅游发展集团,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旅游开发,全面提升旅游产业规模效益。该集团注册资本金10亿元,其中市财政安排5000万元。宁德市国投公司也下设金海旅游开发公司,负责开发建设大京景区,增强旅游发展势头。

  二是实施精准招商引资。建立全市招商项目库,储备一批产品业态新、成长性好的项目,2020年、2021年连续编制《宁德市文旅招商册》,策划推出招商项目113个;坚持“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办节兴旅”的原则,2019、2020年依托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文化旅游节举办招商推介会,引进玉潭樱花谷、福安天池草场综合体等优质项目,对接项目36个,总投资233.07亿元,2023年已签约项目21个,总投资143.85亿元。

  三是创新项目融资模式。根据《宁德市“金牌旅游村”建设实施方案》精神,市级金牌旅游村项目采取专项债、商业贷等融资方式,由各县(市、区)对接市国投公司争取融资支持,或自主筹划融资渠道,对接政策性银行争取贷款或专项债资金,并鼓励社会资金以租赁、承包、联营、股份合作等形式投资、开发、运营乡村旅游项目。

  根据《宁德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和《宁德市海上渔业与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宁德市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宁德市开展“金牌旅游村”建设的实施方案》《宁德市加快建设渔旅融合示范项目的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下一步,市财政将继续加大文旅投入,配合相关部门争取上级专项补助、实施文旅重点项目攻坚工程,助力形成文旅项目“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滚动发展态势,确保“十四五”专项规划主要指标顺利完成,促进文旅经济高质量稳健发展。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