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宁德市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 2021-01-20 11:06 来源:宁德市财政局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打印

市四届人大六次

会议文件(十三)

关于宁德市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及

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1112日在宁德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上

宁德市财政局局长  高一鹏

 

各位代表:

受宁德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宁德市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21年预算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全市各级各部门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市人大有关决议,紧扣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一二三”发展战略,坚持高质量发展超越,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一)2020年预算收支情况

1.全市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33.55亿元,完成预算调整数的101.1%,比上年增加11.97亿元,增长5.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7.79亿元,完成预算调整数的102.9%,比上年增加10.99亿元,增长8.6%。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7.05亿元,比上年增加17.61亿元,增长5.2%

2)政府性基金预算。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51.6亿元,完成预算调整数的97.9%,比上年增加4.27亿元,增长2.9%。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99.24亿元,比上年增加26.74亿元,增长15.5%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57亿元,完成预算调整数的100.4%,比上年增加0.15亿元,增长6.1%。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57亿元,比上年增加0.15亿元,增长6.1%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81.04亿元,完成预算调整数的102.8%,比上年增加8.47亿元,增长11.7%。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66.45亿元,比上年减少1.24亿元,下降1.8%

5)地方政府债务。全市政府债务限额612.14亿元,其中:新增政府债务限额123.73亿元,比上年增加41.57亿元,增长50.6%。全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530.53亿元,严格控制在核定限额内。

2.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3.25亿元,完成预算调整数的102.4%,比上年增加3.28亿元,增长16.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44亿元,完成预算调整数的108.5%,比上年增加3.02亿元,增长29%。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1.9亿元,比上年增加9.91亿元,增长19.1%

此外,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41.86亿元,完成预算调整数的111.4%,比上年增加6.73亿元,增长19.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1亿元,完成预算调整数的112.3%,比上年增加4.68亿元,增长25.4%。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99亿元,比上年减少6.81亿元,下降32.7%

2)政府性基金预算。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5.73亿元,完成预算调整数的98.7%,比上年减少8.78亿元,下降19.7%。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6.88亿元,比上年减少4.29亿元,下降8.4%

此外,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7.44亿元,完成预算调整数的107.7%,比上年增加8.08亿元,增长86.3%。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9.01亿元,比上年增加9.69亿元,增长104%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28亿元,完成预算调整数的100.3%,比上年增加0.05亿元,增长2.4%。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28亿元,比上年增加0.05亿元,增长2.4%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49.31亿元,完成预算调整数的103.2%,比上年增加5.35亿元,增长12.2%。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35.43亿元,比上年减少5.24亿元,下降12.9%

5)地方政府债务。市本级政府债务限额180.14亿元,其中:新增政府债务限额42.27亿元,比上年增加11.34亿元,增长36.66%。市本级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69.77亿元,严格控制在核定限额内。

3.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主要项目

1)主要地方级收入项目执行情况。增值税46.83亿元,增长3.8%;企业所得税22.8亿元,下降5.6%;个人所得税3.68亿元,增长1.4%;地方小税种31.27亿元,增长14.8%

2)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教育支出66.86亿元,增长6.2%;科学技术支出11.72亿元,增长14.3%;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5.98亿元,增长4.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3.31亿元,增长16.6%;卫生健康支出38.03亿元,增长9.7%;交通运输支出17.98亿元,增长22.1%;住房保障支出4.19亿元,增长19.1%;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3.51亿元,增长14.1%

以上快报数在决算编制中可能还会有所调整,待决算编成后再报市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

(二)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情况

2020年,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预算决议和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审议意见的要求,重点从以下六个方面抓好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

1.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第一时间启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财政应急预案,筹措3.23亿元,全力支持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确保居民不因担心费用问题而不敢就诊,确保医疗机构不因支付政策而影响救治,确保基层组织不因资金问题而影响疫情防控。支持中小微企业共渡疫情难关,发放企业稳岗返还1.08亿元、就业补助资金1.13亿元、阶段性减免社会保险费10.14亿元、减免租金0.64亿元, 坚决把该补的钱补到位、该减的税减到位、该降的费降到位。建立疫情防控资金拨付和政府采购“绿色通道”,优化涉企资金申报条件和业务流程,推进中小微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投入0.42亿元,新建宁德市医院和闽东医院标准负压隔离病房等一批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项目。争取中央财政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补助0.66亿元,建立完善全市应急医疗物资实物储备机制。当好过路财神,中央新增财政资金28.27亿元采取特殊转移支付机制,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不做甩手掌柜,建立直达资金常态化监督和预警机制,实行全链条全过程监控。坚持“三保”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县级财政均未出现“三保”风险。

2.产业体系加速培育壮大

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减税降费政策,严格执行新出台免征部分行业江海堤防工程维护管理费等4项降费措施,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22亿元。兑现奖补资金1.64亿元,围绕做大做强四大主导产业,坚持以龙头带集聚、以协同促集群,辐射带动上下游企业发展。投入4.2亿元,支持宁德时代21C创新实验室建设。争取正向激励资金0.31亿元,统筹工业发展资金2.07亿元,大力培育传统产业重点创新产品。加大重点技改项目融资支持力度,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获得省技改基金签约金额11亿元、投放金额7.5亿元。安排人才经费0.7亿元,引进高层次人才680人。发放消费券、乐购券0.42亿元,拉动消费1.71亿元。投入0.25亿元,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周宁、霞浦入选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获得首批中央财政支持0.2亿元。

3.三大攻坚战取得重大成果

脱贫攻坚任务全面落实。健全乡村振兴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支农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整合涉农资金5亿元,重点用于实施精准脱贫、生产条件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现行标准7.2万建档立卡贫困户、45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6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脱贫退出的历史目标顺利完成,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成效持续巩固。投入0.22亿元,继续开展村级集体经济“进五争十”三年行动和省级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筹措5亿元,联合宁德时代开展福建闽东时代乡村投资发展项目,将948个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全部列入扶持范围,推进扶贫“输血”向“造血”转变。统筹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资金9亿元,鼓励“8+1”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支持乡村振兴指导员、科技特派员驻乡联村服务,覆盖所有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和市级产业薄弱村。农村综合改革持续深化,福鼎市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深入推进。政府债务风险牢牢守住。全市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综合债务率、一般债务率、专项债务率均在风险提示范围内。积极争取再融资债券16.78亿元,有效缓解市县偿债压力。强化政府债务限额管理,严格将政府债务收支纳入预算管理。全面梳理到期政府债务情况,做实做细偿债计划,落实年度偿债资金安排,坚决防范政府债务违约风险。动态监测和分析政府债务风险,积极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将政府债务风险防控纳入市对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防止脱离实际过度举债、违法违规举债或担保和违规使用债券资金。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投入6亿元,下大气力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统筹重点流域生态补偿、综合性生态保护提升等资金,加大对生态功能重要地区的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策划生成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及渔排升级改造PPP项目,获得国开行PSL贷款17.9亿元,争取省级补助资金9.5亿元。投入6亿元,实施中心城区水系综合治理工程。

4.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进一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全市民生支出278.3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8%,切实解决部分群众急迫的现实问题。推动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实施教育补短板103个,完成投资26.62亿元、新增学位2.36万个。宁德一中新校区建成,推进职教园一期项目建设,宁德师范学院医学院项目加快建设。全面落实资助政策,发放助学金1.1亿元、受助学生10.02万人次。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建设。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探索公立医院财政投入与价格补偿机制。推进分级诊疗改革,投入运营县域紧密型医共体9个,建成达标一体化村卫生所1377个。投入0.58亿元,支持重点医疗专科、疾病控制中心和短缺人才队伍建设。入选全国医保付费改革试点城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补助标准提至65元。继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补助标准提至550元。推进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蕉城、福安、福鼎人均标准提至每人每月660元,其余县提至每人每月596元。提高残疾人补贴标准,困难残疾人人均生活补贴提至80元,一级、二级重度残疾人人均护理补贴分别提至115元、85元。投入1.2亿元,促进社会长治久安。投入0.15亿元,支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投入0.2亿元,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加强基层防灾救灾应急能力建设。投入0.55亿元,支持驻宁部队军事演练和生产生活,加强双拥共建、军民融合、退休军人服务保障等工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投入1.9亿元,工人文化宫、四大馆文化公建项目建成投用。新培育乡村文化振兴示范村38个,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活动65场次。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投入1.15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800套、基本建成1419套。

5.筹资融资力度持续加大

争取政府债券资金119.51亿元,同比增长48.3%,创历年新高。围绕政府收费公路、棚户区改造和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公立医院等领域储备项目75 个,总投资额528.62亿元,获得专项债券资金88.54亿元。推广PPP模式成效明显,获省财政厅表彰,福安、霞浦、福鼎位居县级前三名,共获得奖励资金0.14亿元;实施连城路及周边物流园、教育和医疗补短板等一批重特大项目,带动中心城市整体开发建设,助力打造宜居宜业新宁德。全力支持“双百项目”百日攻坚行动,多渠道融资225.39亿元。推动市属国企深化改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支持企业优化重组,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营效率。深入推进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工作,推动金融服务实体,共兑现担保降费奖补资金、担保机构风险补偿金、中小微企业贷款贴息等0.22亿元。

6.财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

贯彻新预算法实施条例要求,认真落实市人大、审计有关意见建议,进一步优化财政制度安排。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国有资本收取比例由24.5%提高到30%。稳妥推进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生态环境、应急救援、交通运输等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落实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划转政策,弥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对所有新增专项资金,一律将开展事前绩效评估作为立项前置条件;首次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保基金预算纳入绩效评价,市级层面提前实现绩效管理四本预算全覆盖;古田、周宁、柘荣绩效综合评价名列全省前茅,共获得中央财政奖励0.30亿元。制定预决算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推进预决算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强化政府采购和财政投资评审,节约财政资金1.44亿元。加快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和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深化财政“放管服”改革,简化会计中介机构、资产评估机构行政审批和备案程序,新增会计中介和资产评估机构32家。坚持精打细算过紧日子,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大力盘活存量资金,确保财政资金花在“刀刃”上。

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回顾过去五年,我们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传承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等宝贵精神财富,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推动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为实现“十三五”胜利收官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

五年来,财政综合实力跃位晋升。强化产业支撑,不断扩大“四大主导产业支撑有力、各类产业有机融合”的产业生态圈,为宁德长远发展提供强劲动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从2016年的155.09亿元提高至2020年的233.55亿元,在全省的排名上升至第6位,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2016年的268.87亿元提高至2020年的357.05亿元,在全省的排名上升至第5位。

五年来,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全市民生支出从2016年的206.05亿元增至2020年的278.3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近八成。中心城区面貌焕然一新,交通路网穿山越海;脱贫攻坚连战连捷,彻底摆脱了绝对贫困;“双高普九”提前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实现全覆盖;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城乡低保救助标准实现一体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位居全省前列,农村面貌深刻变化;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国文明城市首创首成,成功举办第十六届省运会、第十届老健会。

五年来,筹融资支撑能力不断提高。逐步建立起涵盖政府债券、PPP模式、国企发债和产业基金等多渠道、多层级、全方位筹融资体系,保障重大项目资金需求。五年间,共争取新增债券资金346.27亿元;纳入财政部PPP项目管理库项目69个、总投资额440.63亿元,签约落地62个、引入社会资本350.94亿元。2020年当年度入库PPP项目8个、总投资67.33亿元;当年度签约落地PPP项目14个、引入社会资本90.85亿元,PPP项目入库数和签约落地数连续多年蝉联全省首位。市属国企发行企业债22亿元、公司债49亿元、中期票据12.6亿元、短期融资券5.5亿元、超短期融资券3.3亿元;设立产业基金5支,筹集资金11.56亿元。

五年来,财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围绕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构建现代财政制度。减税降费政策有效落实,税制结构持续优化。“四位一体”政府预算体系基本形成,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有效实施。2016-2018年预算绩效覆盖率实现全省“三连冠”,促进财政资金精准滴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稳步推进。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不断完善,政府债务管理不断规范。

以上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离不开市人大、市政协以及代表委员们的有效监督,也离不开全市干部群众的拼搏奋斗。同时,我市财政运行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财政收支将持续处于“紧平衡”状态,基层“三保”压力大;财源结构较为单一;民生历史欠账较多;政府债务迎来还本付息高峰期。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1年预算草案

(一)2021年全市及市本级预算

1.全市代编预算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安排247.5亿元,比上年完成数增加13.95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141.88亿元,比上年完成数增加4.09亿元。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财力为312.3亿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312.3亿元。预算收支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81.72亿元,比上年完成数增加30.12亿元,增长19.9%,加上年结余、上级转移支付收入及调入资金,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为192.49亿元。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92.16亿元(含债务还本支出和调出资金等支出)。当年结余0.33亿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1.18亿元,比上年完成数减少1.4亿元,下降54.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1.18亿元。预算收支平衡。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84.99亿元,比上年完成数增加3.95亿元,增长4.9%。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77.08亿元。当年结余7.91亿元,滚存结余70.99亿元(其中:失业保险基金结余3.71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31.08亿元,工伤保险基金结余0.88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结余5.89亿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9.9亿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结余19.53亿元)。

2.市本级预算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安排24.31亿元,比上年完成数增加1.06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13.46亿元,比上年完成数增加0.02亿元。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财力为58.98亿元(含转移性收付净财力和调入资金);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58.98亿元。预算收支平衡。

此外,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安排43.12亿元,比上年完成数增加1.26亿元,增长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23.33亿元,比上年完成数增加0.23亿元,增长1%。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总财力为14.3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14.35亿元。预算收支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48.5亿元,比上年完成数增加12.77亿元,增长35.7%。加上级转移支付收入及调入资金,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为53.54亿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53.54亿元。预算收支平衡。

此外,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9.2亿元,比上年完成数增加1.76亿元,增长10.1%。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9.2亿元。预算收支平衡。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0.87亿元,比上年完成数减少1.4亿元,下降61.7%。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0.87亿元。预算收支平衡。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51.14亿元,比上年完成数增加1.82亿元,增长3.7%。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45.65亿元。当年结余5.49亿元,滚存结余48.46亿元(其中:失业保险基金结余3.71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31.08亿元,工伤保险基金结余0.88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结余2.89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9.9亿元)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情况(不含上级提前下达专项转移支付):教育支出4.83亿元,增长14.7%,主要是新增教育PPP项目政府付费支出;科学技术支出0.42亿元,增长15.1%;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0.81亿元,增长9.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77亿元,增长34.5%,主要是文明奖提标增支;卫生健康支出5.96亿元,增长10.6%;节能环保支出1.13亿元,增长53.9%,主要是新增蕉城区环三都岛海域整治PPP项目政府付费支出;城乡社区支出2.39亿元,增长73.4%,主要是上汽宁德基地PPP项目政府付费支出增加;农林水支出2.25亿元,增长11.4%;交通运输支出0.78亿元,增长8.9%;住房保障支出0.72亿元,增长8.3%。

(二)扎实抓好2021年预算执行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起步之年,做好财政工作意义重大。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精准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为确保完成全年预算任务,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1.构建新发展格局,奋力迈向“万亿工业时代”。坚持“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用好用活总部经济等财税扶持政策,大力开展产业提升和千亿招商计划,进一步完善主导产业链,加快培育内需体系,畅通产业间大循环。推进共建园区建设,突出全域发展、梯次互补,推动龙头企业重大项目由点扩面,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企业研发经费分段补助,依托宁德时代21C创新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加强规上工业研发投入。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营商环境,加大高层次人才和工科人才引进力度,强化企业创新平台和产业领军团队培育。强化主导产业和传统产业间的同频共振,加大高端智能装备在制造端的应用,提升传统产业智能化、精密化、标准化、自动化水平。延伸生产型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和产业金融服务体系。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加快布局应用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

2.支持疫情联防联控,着力落实“六保”任务。继续把疫情防控作为重点任务,抓好防控资金保障工作。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提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救治水平。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保障粮食能源等应急物资轮换储备。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稳步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落实城镇职工医保省级调剂政策,完善基本医保普通门诊统筹。有效扩充医疗资源供给,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支持按疾病分组和全病种收付费试点工作,减轻群众看病负担。加快实施教育补短板,支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继续落实疫情期间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支持企业融资纾困。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促进消费回补回暖。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继续支持扫黑除恶、双拥共建、军民融合、安全生产等专项工作。推进文旅融合精品工程,提升公共体育供给质量,推动文化旅游体育事业繁荣发展。

3.积极稳妥筹资融资,发挥投资拉动作用。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预算内投资,优化政府债券资金投向,撬动社会资本、产业基金等各类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聚焦“两新一重”等领域,强化专项债券项目库管理,储备一批高质量专项债券项目,夯实发债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债券资金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规范推广PPP模式,支持公共基础设施、乡村振兴、污染防治和民生工程建设。完善专项债券和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坚持项目收益与融资规模相平衡的风险控制基本原则。瞄准优势产业设立投资基金,有效整合“产业资源”和“资本资源”,推动产业和资本深度融合、互相促进。支持市属国企加快市场化转型,推动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向主业集中,争取在现代交通物流、城市综合运营、战略股权投资及类金融服务取得突破,增强核心竞争力和产业链拓展能力。发挥融资担保补偿代偿专项资金作用,支持缓解中小微企业、“三农”等普惠领域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

4.持续深化财税改革,优化财政制度安排。精准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抓好已出台政策落地见效。对接省里和市里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科学谋划“十四五”财政改革发展新蓝图。加大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间以及部门结转资金与年度预算间的统筹力度,高效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衔接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扎实推进国防、生态环境、公共文化等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贯彻落实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继续推进涉农资金整合,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农业比例。将绩效理念和方法融入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健全评价结果与预算调整、改进管理、完善政策挂钩机制,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高质量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加快闲置资产盘活力度,推进资产共管共享共用。持续推进预决算公开,提高财政运行透明度。

5.坚决树立系统理念,增强风险防患意识。认真贯彻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落实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有关规定,自觉接受预决算审查监督。坚持总体安全观,密切关注经济社会关联领域各种风险,增强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做好重大风险排查、防范和化解工作。维护经济稳健运行,因势利导、精准实施财政政策,确保粮食、能源、科技、环保、卫生健康等重要行业和关键环节安全。规范政府举债行为,强化底线思维,加快构建管理规范、责任清晰、公开透明、风险可控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强化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防范。保持财政可持续,加强支出事项必要性、合理性事前审核,严控一般性、非重点支出,坚决取消无效和低效支出。保障基层政府运转,落实直达资金特殊转移支付管理机制,兜牢“三保”底线。综合运用1+X监督检查、扶贫(惠民)资金在线监管等手段,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强化专项资金申报审核力度,规范政府采购和财政投资评审活动。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代表监督指导,虚心听取政协委员意见建议,深入实施“一二三”发展战略,精准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全力推进“五个城”建设,为我市“十四五”开好头、起好步,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宁德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附件下载: